近年来,信息工程系采取“2+1”办学模式、全程就业指导、“双证制”教学,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,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高、就业质量高、就业地域好。计算机网络技术、计算机应用技术、软件技术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5%以上,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。
信息工程系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措施得力,成效显著。一是注重吸收利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,与IT企业密切合作,实行产学结合,多元化联合办学;二是构建完成了以知识为导向,以实训为手段、“校企合一”培养教育模式;三是“实训带动就业”为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;四是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,拓展实现毕业生境外留学和高质量就业;五是实施IC3国际标准认证课程,通过国家各项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。
信息工程系2008年开始实施了“2+1”办学模式,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。利用第三学年,采取顶岗实习加就业一体化方式,培养“零适应期”毕业生,已在北京、大连、沈阳、秦皇岛等区域建立起了10余个稳定的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。目前已累计向这些区域IT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千余名,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95%以上,就业质量高。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,每年都有部分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,进入省内各本科院校学习。
信息工程系2015年开始,积极与境内外院校开展“校校”及“校校企”联合办学项目,目前已与日本和台湾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。学生第三年到合作方院校学习,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双方院校的毕业证书,可以实现留学和高质量就业。目前,首批对日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已赴日本开始留学和工作。
2011年以来,由信息工程系教师指导的学生,连续多年参加全国“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素养大赛”、“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”决赛,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并连续多年代表大陆高校参加在台湾举办的“海峡两岸IC3大赛总决赛”,均获得了“亚军”战绩。